文字大小:【
文山故事丨她们用碑刻拓片保留文山的“根”与“魂”
 
作者:文山发布网   来源:文山发布网
 

文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物资源

一块碑文一个故事

来自文山州图书馆的两位图书管理员

她们运用碑刻拓片的方式

把无法转移的碑文带回了图书馆

让文山这座城市的“根”与“魂”

最大程度地保留下来

7月15日下午,文山州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王芳和历史文献部主任、副研究馆员王馨,走进文山州融媒体中心综合广播“文山故事”访谈节目直播间,讲述她们“拓碑”的故事。

直播中,王芳首先介绍,州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保护传拓研习室于2022年6月成立,收藏了近480幅拓片,历史跨度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新刻地藏碑记》至1987年重刻的《创建广南府学碑》。

王芳和王馨第一次拓碑是去平坝观音阁,所拓碑文讲述的是当地修建观音阁的过程。“再后来,去了秉烈下舍舍村拓取《权氏族谱》碑刻,去了很多次,由于这项工作刚刚开始,同时技术也不太成熟,碑刻又存放于室内比较潮湿,我们去了三次才把碑刻拓取成功。”王芳回忆说。

碑文拓回来之后,还需要做哪些后续工作?王芳解释,碑刻拓片拓取回来之后是进行修复、整理、装裱、登记入藏工作。因为碑刻拓取在野外作业,纸张多半破损,需及时修复、整理、登记入藏后更便于读者查阅。“刻拓取回来后,需要查阅大量的史料来论证、读懂碑刻。因此,我们从中获取了许多文山历史知识,也从此爱上了‘挖掘地方历史’这项工作。”王芳自豪地说。

王馨接着介绍道,她们从2021年开始着手对收集入藏的碑刻拓片进行整理,经过三年的努力,《文山州图书馆馆藏碑刻拓片集》将在今年出版发行。

“2015年,我们开始从事对文山碑刻进行拓取、收集工作。在拓取高浮雕过程中,有一个‘破纸’环节比较困难,一次偶然机会,我们发现了一种皮革裁剪工具,用来‘破纸’较为容易,随即申请了‘高浮雕破纸’新型使用专利。”王馨介绍说。

王馨表示,她们拓取入藏的碑刻都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学术价值。“比如立于清康熙年间的《创建广南府学碑》《世祖章皇帝颁发学校卧碑》,立于清嘉庆二十四年的《盐课碑》、嘉庆三年的《裁定夷民倮民纠纷告示碑》,立于光绪二年的《永禁宰牛碑记》,还有立于民国十一年由唐继尧撰文、袁嘉谷书丹的《清增建威将军黎公墓志铭》等。”

对于未来的规划,王芳和王馨早有打算。“我们要对全州的摩崖石刻进行调研,有条件的拓取入藏,充实我馆的特色馆藏。”王馨说。

石碑拓片是岁月的沉淀、历史的珍藏,是时间长河里闪亮的存在,向世人展示了独属于那个时代的过往,让我们仿佛看见各民族开拓进取、生生不息的历史印记。

原文链接

更新时间:202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