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 | ||
“云南合伙人”的非遗文化客厅 | ||
作者:国家中心 | 来源:国家中心 | |
在年过八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月仙老人手下,一把剪刀灵动地跳跃在红纸上。不出半分钟,一匹喜庆的小红马就从纸里“蹦”了出来。四周围了许多想来“拜师”的人,从三四岁到七十多岁都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姑娘蹦着嚷嚷:“奶奶教我!” 在一家琳琅满目的云南少数民族绣品店内,时髦的姑娘们叽叽喳喳,挑选着来自深山巧妇之手的饰品、箱包。一个女孩刚买了一个带有彝绣图案的手包,就迫不及待地把胳膊上挽着的名牌包换下来,对着镜子自我欣赏。 不远处,卖传统云陶工艺品、皮影工艺品和卖剪纸明信片的店铺迎来了一拨又一拨客人,人们想在马年到来的时候,给亲朋好友送上最具云南味的祝福。 以上都是在昆明翠湖畔的“拾翠滇文化中心”内,你不难看到的场景。那些久被遗忘的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回人们的生活。 |
||
更新时间:2014-02-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