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 | ||
探索戏曲创新 推动两岸交流 | ||
来源:中国文化报 | ||
探索戏曲创新 推动两岸交流 ![]() 《天问》剧照 9月3日晚,台湾豫剧团携“豫莎剧”《天问》亮相北京长安大戏院。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完整的舞台呈现、演员扎实的功底和用心演绎,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 《天问》改编自莎士比亚经典名剧《李尔王》,是台湾豫剧团继“豫莎剧”《约/束》及《量·度》后,再次邀请莎剧权威彭镜禧与陈芳联手改编而成的作品。该剧唱词精彩感人,演员表演到位,既有传统豫剧的原汁原味,也展现了莎士比亚特有的创意、文采与人道关怀,通过勾心斗角、骨肉相残的情节展现,深度刻画了生命中的悲欢离合与善恶果报。由“台湾豫剧皇后”王海玲扮演历经磨难,在权势与亲情风暴中发狂,最后幡然醒悟却悔之晚矣的“女李尔”邠赫拉,其炉火纯青的表演让观众赞叹不已。 此前,《天问》在台湾上演时便反响强烈,4场演出上座率都在九成以上。据台湾豫剧团团长彭宏志介绍,豫剧在台湾的传承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相关人才也在流失和减少。为此,剧团必须努力探索人才培养、剧目创作与宣传推广的有效途径,而跨界合作与多元化戏剧就是其中一种尝试。作为豫剧与莎翁剧本的结合体,“豫莎剧”堪称台湾豫剧团跨越剧种和文化的一种创新。《李尔王》包罗政治捭阖、手足斗争、亲情纠葛及男女情恨,是戏迷们百看不厌的剧目。而台湾豫剧团融合外国文学和中国戏曲,在确保传统底蕴和豫剧精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大胆改编和调整,推出的《天问》自然大受欢迎。 近年来,海峡两岸豫剧交流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8月4日至9月11日,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厅、河南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豫剧节在北京和河南两地举行。《天问》此次正是作为豫剧节优秀展演剧目在北京演出,而这也是其首次在大陆上演。 据了解,河南多次组派专家、艺术家赴台,帮助台湾豫剧团排演了《武后与婉儿》《春秋出个姜小白》等十几个剧目,丰富了台湾豫剧团的演出内容。由两岸豫剧艺术家共同打造、联袂演出的豫剧《曹公外传》《台北知府》在海峡两岸巡演,被称为“两岸交流的典范之作”。 从2008年起,在两岸豫剧团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互派戏剧人才培训计划”启动。河南选派知名编剧、导演、舞美、作曲赴台,帮助台湾豫剧团打造豫剧精品剧目;台湾豫剧团则选派年轻演员到河南豫剧院团、艺术研究院、艺术学院学习豫剧表演、唱腔设计等,促进台湾豫剧团年轻演员的快速成长,解决人才青黄不接的难题。 此外,日前举办的中华豫剧祥符调高峰论坛、第12届海峡两岸河洛文化暨豫剧发展研讨会等,也就豫剧在两岸的传承推广和互补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有效探讨。 本报记者 陈 璐 冯 倩 |
||
更新时间:2017-09-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