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六十年情寄图书馆
——为迎接建国七十华诞而作
 
作者:谢隆文   来源:谢隆文
 

一座恢弘而奇巧,通体闪亮着银色光彩的现代风格建筑,巍然屹立在文山城北凤凰路旁,这是让文山人倍感骄傲的文山州图书馆。

在馆区周围,大块的地坪上,花草缤纷,绿树青翠。一楼展览大厅,经常举办建国七十年来文山州取得的各种成就展览会。

走进二楼阅览室,宽敞明亮,气氛清新。几千种报刊杂志,琳琅满目,整齐地摆在书架上。一到下午,文山市一中及其他学校的学子们,就成群涌进图书馆,几间阅览室都坐满了人,但鸦雀无声,秩序井然。有的在阅读书刊、查找资料,有的在电脑上撰写文稿,有的三三两两人在交头接耳,低声讨论着学习问题,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心旷神怡。这里是文化人学习知识的好去处,是精神栖息与升华的净土。

在这俊男靓女聚集,犹如桃花盛开的风景里,却有“几树梨花”点缀其中。那是一些白发苍苍的退休老人,不辞劳累,不怕路远,常常乘公交车到图书馆来阅读书报。我曾见几位矍铄老人,经常拿出笔记本,认真地、饶有兴致地记录着报刊上的好消息和一些铭言警句。毕竟年迈体衰,过一会疲惫了,就叭在桌子上昏沉入睡,口水把笔记本和报刊浸湿了也浑然不觉。

我就是这些老人中的一员,一生与图书馆结下难以抹掉的情缘。从上世纪50年代回忆起,文山城的图书馆几度搬迁,曾经在哪些位置落脚?在我脑海里是那样清晰可记。当年的图书馆大都简陋冷清,少有人光顾,但我10岁左右,就是这种去处的常客。在这里,我像一棵渴求阳光养分的小树,从书籍报刊中执著地吸收知识养份,滋养着身心茁壮成长。

还记得六十年前,我在州一中读初一年级时,获得了一份其实很小,但却让我津津乐道了一辈子的“功绩”。那是1959年8月,全校政治课统考,我在初中八个班级里,获得了唯一的满分100分。为何获此“殊荣”?奥妙在于当时政治课考试中,有十至十五分值,是测验学生对当前国家及世界政治形势的了解程度。而这些知识,课本教材中是没有的,只有从报刊、电台广播中获得,因我常钻图书馆,积累了各类知识,就顺理成章地考得了满分。

我的班主任王正春老师,当时是州一中前途远大的老师,他教着全校初中部八个班的政治课。两天后,王老师叫我到他的宿舍,拿出初二、初三6个班的统考答卷,叫我协助他改卷评分。当时我受宠若惊,不知王老师怎么把这样的大事,交给一个初一学生来干?过后我才清楚,因为他工作太多,忙得无时间改试卷,加之我考了满分,即看重我,有心栽培一下。于是,我诚惶城恐、小心翼翼,用一周的下午时间,完成了教师交给的“神圣”任务。这么一件小事,教我百感交集。人们常说,一个人成其事业,一要勤奋,二要有贵人栽培。60年来我虽一事无成,却忘不了王老师的知遇之恩。

1961年初中毕业后我随同父母被下放到农村落户劳动。农村两年艰辛而寂寞的日子里,外边的世界怎么样?国家发生了哪些大事?我多么渴求知道,但消息闭塞得让人窒息难受。因此,我几次借回城办家务事机会,迫不及待地到久违的图书馆阅读书报。那时期哪有汽车让你坐,只能徒步走80多里路回文山城。当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城里,家乡已不属于自己。晚上借宿亲戚家,白天不好意思在人家蹭饭;身无半文钱,也不好意思去找有工作单位的学友。只有在大街上,拿出从农村带来的玉麦粑粑充饥。

往日的家乡,如今何处是落脚点?这时,图书馆就成了令我神往,而且是唯一的归宿。还记得当年的文山州图书馆,就在如今州群艺馆学海边一排房子里。来到冷清的阅览室,我贪婪地翻看《人画报》、《民族画报》、《朝鲜画报》。从多少精美的图片中,我看到祖国壮丽河山、看到少男少女们灿烂的笑容;看到国家极端危难时期,各族人民仍在为祖国顽强拼搏、战天斗地的感人场景。

我贪婪的阅读《人民日报》、《云南日报》、《参考消息》。想从中知道国内国际上最近发生了哪些大事,从中寻找着国家形势转好的消息,希望看到党中央出台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当时,我身着褴褛的衣服,脚下是步行八十多里路,粘满黄土的臭胶鞋,怀中揣着充饥的玉麦粑粑,处境是相当狼狈的。但当我走出图书馆时,却容光焕发、混身热乎乎的。因为从报刊的字里行间里,我看到党中央政策在逐渐调整,一件件在落实,国家的元气在一步步恢复。“祖国会好起来,天下百姓会有好日子过!”这种信念鼓起我生活的勇气,我迈着坚定的步履走回农村。

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春天终于来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巨轮华丽转身,邓小平理论为中国规划了几十年发展蓝图,突飞猛进的中国从站起,富起来,到强起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文山各族人民并未落伍,而是紧跟时代步伐,战天斗地,艰苦卓绝,文山大地同样改天换地,硕果累累,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光辉成就,文山州图书馆几度重建,一次比一次规模扩大,一次比一次亮丽新潮。2017年,凭借我60年与图书馆结下的深厚情缘,又承担着文山州南社研究会会长的职责,为迎接文山建州60年华诞即将来临,我即促成与州老干部诗词协会联合,在州图书馆一楼展厅,举办一次较大型的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览会。目的是歌颂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赞美文山建州60年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2017年8月1日开展这天,图书馆大门前红旗招展、人才济济。身着亮丽服饰的舞蹈队表演、悠扬的乐曲声把现场烘托得热气腾腾。州政协、州老干局、州文联等部门领导前来主持剪彩仪式,并发表热情鼓励的讲话。展会期间,州市各界人士,奔走相告,纷至沓来。大家观赏了展出作品后,都伸拇指称赞道:“民间社团组织能办出这样高水平的展会,真不容易!”这次展览会,确实体现了人民大众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展示了文山中老年较高的文化情趣及艺术水准。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60年如飞逝去,我已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但对图书馆的情感日久年深。我永远是图书馆的常客,永远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像一棵长青树,将知识当灵丹妙药,修身养性,企盼长年枝繁叶茂。

 

作者:谢隆文  文山市烟草公司工程师,已退休

 


更新时间: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