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打造文山民族文化资源品牌


构建和谐文山
 
作者:刘红   来源:文山州图书馆
 

摘要:本文概述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阐明民族文化信息资源在构建和谐文山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文山州图书馆发挥民族文献信息服务功能的一些战略选择。

关键词:民族文献、民族文化、资源品牌、和谐文山、战略选择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追求。2007年11月,结合我州情况,文山州委、州政府提出了继续发扬“科学发展,开放和谐,穷则思变,后来居上”的文山精神,号召全州各族人民为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文山而不懈奋斗。经验告诉我们:和谐社会是人人参与的共同行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而如何提高就必须要有先进的文化建设来为其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图书馆是知识和文化的集散地,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台和辐射源,对构建和谐社会可以起到指导、示范和带动作用。文山州图书馆应明确当前形势要求,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民族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出发,积极挖掘整理和利用馆藏民族文献资源,努力打造民族文化资源品牌,开展特色服务,为构建和谐文山提供文献资源保障。

1、              宏富的文山民族文化资源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是我国西南各省区特别是云南省连接泛珠三角地区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重要陆路通道,自古以来,就有“滇桂走廊”之称。千百年来,居住在这块红土地上的壮、苗、彝、瑶等11个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大家都知道,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所独有的,区别于其它民族心理、宗教、习俗、服饰、饮食、建筑工艺等文化现象。如文山壮族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其语言文化中,而且在其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花街节”、“杆栏式”民居建筑和展示壮族风情的“手巾舞”、“纸马舞”中表现更为明显。文山是一块有着浓厚民族文化底蕴的红土地。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哺育出国家领导人和著名社会活动家楚图南,被毛主席称为“狂飙诗人”的柯仲平,以及清代有名的文学家方友石等杰出人物。在新的历史时期,又孕育出了让文山各族儿女引以为豪的闻名全省和享誉全国的“老山精神”和“西畴精神”。11个民族就是11朵鲜艳的花,壮族“三月三”、苗族“踩花山”、彝族“火把节”、瑶族“盘王节”以及新近发现的富宁“壮族坡芽歌书”等,无不展示了文山州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资源,无论是文献资源还是口承流传资源,都是极其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既凝聚了前人的劳动创造,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又可以通过现实的转化和开发利用,重新创造出新的价值。如文山丘北普者黑彝族“花脸节”的抹花脸,已随着旅游的发展成为游客不可缺少的民俗活动之一。广南坝美“世外桃园”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壮乡文化,而成为文山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文山作为铜鼓之乡,铜鼓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壮族、彝族、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重要节庆活动,都在使用铜鼓,数量之多,种类之全,位居全国第一。文山铜鼓仅是庆典的器物、吉祥的象征,它已成为一种文化具象,在各民族心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民族文化资源在构建和谐文山中的作用

2、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更是该民族智慧的结晶,凝聚着该民族的感情、意志和追求,体现着民族精神,涵盖着一个民族的心理素质、民族性格、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意识等。开发和保护好这些凝聚着文山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了解文山各民族历史,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以优秀的民族文化精髓凝聚各民族意志,振奋民族精神,丰富民族生活,构建各民族和谐共融、共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文山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2、2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文山民族文化资源正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集中反映了本民族本地区的历史人文景观,对于同一家乡的人来说格外亲切,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凝聚力和亲和力。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关键是要培养和教育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思想新、观念新的公民,要靠他们来带头彻底改变社会的面貌。文山州图书馆可以利用馆藏丰富的民族文献资源引导广大读者树立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自觉尊重历史,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善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学习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民族历史,振奋民族精神。

2、3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渐进、扬弃过程才发展到今天的。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很难想象,一个不了解自己发展历史的民族,能在现实社会中有多大作为。文山民族文化资源反映的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珍贵历史资料,可以从中挖掘、整理出符合本地区发展需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用于今天的文化旅游,经济开发,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不仅是促进文山民族文化交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更是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文山,推进文山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3、文山州图书馆是文山民族文献信息资源收集、研究、服务的工作部门

民族地区图书馆是党和政府为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地方少数民族经济而专门设立的文化事业机构。因此,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图书馆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文山州图书馆清醒地意识到民族文化资源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独有的功能作用,一直把创建特色馆藏,开展特色服务作为在社会和同行中树立形象的主要资本和途径。民族文献资源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形式,文山州图书馆经过多年的精心积累和搜集,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献收藏,这些文献资源历史悠久、载体类型多样,品种丰富,民族特色鲜明。如《壮族通史》、《壮族简史》、《壮族经诗译注》、《壮族风俗》、《勐僚西尼故》、《壮族民间故事》、《幽骚——壮族民间叙事诗》、《壮剧舞台艺术》、《苗族史诗》、《苗族装饰艺术》、《云南苗族、瑶族社会历史调查》、《彝族简史》、《文山彝族民间诗歌集》、《彝族传统禁忌文化研究》、《走进彝区》、《瑶族文化史》、《靛村瑶族》、《瑶族民间文学集》、《句叮神韵》和《跳文山》、《音乐共融》等等。这些民族历史文献,涉及社会学宗教学民俗学美学文学及艺术等各个门类,内容有音乐、舞蹈、民居、服饰、民间游艺及传统节日、庆典活动等。是研究文山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

从2001年开始,文山州图书馆就组织专业人员对馆藏民族地方文献进行分类编目,并联合县级八个公共图书馆集中统一编目,初步搭建了文山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平台。针对文山民族地区社会民展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和读者需求,加紧对馆藏民族文献进行专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的录入工作,主动为社会提供服务,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肯定。文山州文化局艺研室的同志利用我馆丰富的壮族历史文献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壮剧著述,文山师专的老师在进行该校《广南府志点校》、《开化府志点校》两个课题研究时曾多次到我馆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许多在外读书的大学生也利用假期到我馆查阅相关民族文献资源来完成自己怕毕业论文。在我们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收到一些读者无偿的捐赠,比如一位读者看到州馆收藏的民族历史文献如此丰富,保管得比自己专业,于是主动跟我们联系,把自己收藏多年的用苗文记载的苗族历史文献捐赠出来,从而丰富了文山州图书馆民族文献资源的收藏品种和内容。

3、              发挥民族文献服务功能对构建和谐文山的几点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的现代文化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生活习惯正发生变化,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正遭受前所未有巨大冲击。

文山民族地区现在年轻人中会说民族语言的越来越少;着民族服饰的更少,本民族的节日也不重视;一些地方的民族语言、民族习俗和民间音乐等,也濒临绝境。由于资金短缺和缺乏人才、技术设备,大量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也难以得到妥善保护和惧,使民族传统文化处于自生自灭状态。2008年4月,随着文山州图书馆新馆落成并投入使用,文山州公共图书馆事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大好契机,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都有极大的改善。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最佳机遇,建成我州最大的集收藏加工、开发利用、流通服务于一体的文山民族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在最大程度上为构建和谐文山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1转变观念,增强民族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实力。具体措施是:(1)拓宽民族文献收藏范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也是最有价值的。要想使年收藏的民族文献成为研究级的,必须使本馆所收藏的民族文献在整个藏书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并且民族文献的采购寻访不仅仅局限在本地区,凡属论及本地民族的其他地方出版物均要收藏,此外还要留意村地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整理保存和开发利用。(2)打破图书馆之间的界限,真正实现文山民族文献资源的优势互补。加强与文山州所属八县公共图书馆的协作,建立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协调各馆的联合行动,共建成共享“文山民族文献信息资源网”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3)主动与本地区有关科研部门、高校及民族地方文献收藏机构取得联系,为促进文山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全方位开发作出贡献。

4、2文山州图书馆既是挖掘、收集、保存文山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场所,更是研究利用、宣传展示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我们要有系统地将文山各民族人民千百年来积淀的各类文化信息资源精华进行数字化加工与整合,建成有特色的资源数据库,并在文山数字文化网推出和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环境,加强网上民族文献资源的整合,弥补现有藏书和信息储存量不足。

4、3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人本观念,积极开展与读者的交流互动。文山州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少数民族群众,我们要把握这个重点,想他们所想,努力从提高自身素质着手,为他们提供民族文献信息和各种研究指导,同时认真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根据他们的需求不断改进工作,比如,调整开放时间以方便读者借阅;利用少数民族集会活动和不同的喜庆节日等设点服务,送书上门,提高民族文献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吕国敏.浅谈文山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

2、 李锦发.浅析文山壮族民间文化的传承.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3、 甘大明.民族地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图书馆论坛,2007(5)

4、 赵庭江.七秀文山.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08

更新时间:201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