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发展乡镇图书馆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作者:文山州图书馆 邓兴玲   来源:《农村实用技术》2009年 第6期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和重大历史任务,文章分析了本地区乡镇社区图书馆的现状,提出了对乡镇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与构想。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措施,在全国上下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高潮。而公共图书馆作为化共文化服务体系,尤其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的重要主成部分,在新农村建设中将起到基础性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好这样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将是图书馆系统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       目前乡镇社区图书馆的现状

“创办图书馆,创办在市民身边的图书馆,创办在市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图书馆。”这是国际现代图书馆运动提出的一个响亮口号。这个口号和我们所说的加强基层图书馆建设,加强社区乡镇图书馆建设是一回事。从整个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来看,乡镇社区图书馆在我国是最基层的图书馆,是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精神末梢,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石。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标志是图书馆的星罗棋布,星罗棋布主要靠乡镇社区图书馆来体现。由此可见乡镇社区图书馆在整个图书馆事业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那么乡镇社区图书馆是个什么样的现壮呢?我了解的情况是:

1、就拿我们本地区来说吧!全州  多个乡镇,有一般乡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不到三分之一,这些乡镇已综合服务设施中多数是老年活动之家,配有图书馆(室)的寥寥无几。同样拿我国现有的34000多个乡镇来说,可以知道的是有27000左右综合文化设施,自然也就没有直接面向农民的图书馆(室)。还有,我国现有70万个左右的行政村,有图书馆(室)的行政村有多少?还不知道。按照我国现行的体制,就图书馆来说,县级馆是最基层的独立建设制图书馆,所以,县以上公共图书馆有主管部门,高校、科研系统的图书馆也有各自的主管部门,乡镇社区图书馆到底归谁来管?就不清楚,文化却每年发布的全国图书馆事业的基本统计数据就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包括乡镇社区图书馆,这就是乡镇社区图书馆的现状之一。

2、社区乡图书馆基础设施不完善,馆舍狭窄。表现在图书馆和文化站基本是一家,即使有图书馆般乡镇已难以巩固下去,主要是日常保障不到位,工作人员不专一,经常是一个政治任务来了,一个检查来了,突击建馆突击装备一个“万册图书”;检查一过,就没人管,没有持续的保障。建馆难不难?也难,但它不是最难的,持续怕保障,持续的发展才是最难的,但是持续发展又涉及两个重要析问题,一个是钱,一个是人。看一看乡镇图书馆具备专业人员的管理人员几乎没有,更淡不上专项资金投入,这就是困扰乡镇社区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乡镇社区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构想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新机掉

乡镇社区图书馆是面向乡镇社区服务,其性质应该是公益性多,是有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也可以说乡镇社区图书馆是一个微型的公共图书馆。因此我认为我们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积极争取以政府为主导,做好规划,提高认识,加强乡镇社区图书馆建设力度,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办好乡镇图书馆的关键。乡镇社区图书馆应主动融入县、市公共图书馆,使用权公共图书馆作为中心图书馆,再由中心馆层层国辐射,这个总分管制,是一种定质性的联合,不是各自为政的联盟,必须统一采购,统一编目或指导采购,编目的图书馆配送体系,发挥其县、市图书馆对乡镇图书馆(室)的辐射作用,促进县、乡图书文献共享,对于乡镇社区图书(室)来说,融入总分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不足,人员专业水平低的问题,对乡镇社区图书馆可以有一定的辅导,指导和辐射作用。另外,通过这种融入还可以解决公共图书馆服务普遍均等,惠及全民和地方特色的矛盾。

2、建立多样办馆模式。乡镇社区图书馆要以政府办馆为主,社会办馆为辅,结合实际情况,办出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乡镇社区居民的力量,可采取上级拨一点,本级出一点,社会助一点,企业和社区居民捐一点的方式来增加图书馆资金的设入,解决资金缺口,既可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又可以调动社区居民的文化建设热情。

3、乡镇社区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共建共享,在我们目前的发展阶段,这可能是带动乡镇社区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共同发展的一个比较好的突破口。在乡镇社区一级,学校图书馆和乡镇图书馆有许多共同之处,乡镇社区地域不大,二者的服务半径基本是重叠的,其次是服务对象基本一致。社区公共图书馆有援助学校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图书馆也有向当地社会公众开放的责任和义务,二者如果能够携起手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青少年阅读活动的开展,带来的将是乡镇社区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三、充分发挥图书馆作用,为建设新农村服务

1、公共图书馆利用馆藏,管理和人才等优势,以建立业务辅导和图书流动站的方式,对乡镇图书馆进行有层次,分段的辅导,帮助乡镇图书馆提高务务水平。乡镇社区图书馆地处农村集镇与广大农民贴得最紧,关系紧密,在广大农民的心目中,乡镇社区图书馆是当地举足轻重的“知识宝库,是除学校以外的第二学府,”有着传递知识,信息的细带作用,因此图书馆要积极主动地开展服务工作,“为人找书,为书找人,”根据当地农民对农村,农事,农技的需要,宣传推荐专题技术书籍,送书到村到人,台对种植,养殖专业户要多提供种殖,养殖方面的书籍,对畜牧业方面的可根据他们的需要选送有关资料等。同时图书馆还注重从报刊中选摘农业技术信息和日用科技知识,编印成不定期的《农科信息》发到有关农户手中;还根据时会挑选农村农事知识在黑板报画廊中刊出,供农民看阅,起到指导作用。

总之乡镇社区图书馆为广大农民的终身学习营造了优良的学习条件和环境,确立了基层图书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位。通过对乡镇社区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站广大乡镇社区农民了解图书馆,认识图书馆,使广大农民群众有书可读,并且读好书,用好书,通过举办一些贴近农民的读活动,以此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通过加强对农导的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人民日报2006.9

[2]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6年

[3]中国文化报2008年7—12月

[4]赵建祥,公共图书馆与新农村建设,云南图书馆2007.2

[5]李友仁,第四届公共图书馆馆长联度会上的讲话,云南图书馆2007.2

更新时间:201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