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2000家影视园区倒闭80% "华莱坞"是否该醒醒了
 
作者:全国中心   来源:全国中心
 

“华莱坞”开张大吉的好兆头挡不住质疑之声,在技术上赢不了美国、在价格上低不过泰国,“华莱坞”的市场空间又在何方?对“华莱坞”的追问,更是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路径的艰难求索。

统计显示,在以往不到20年的时间里,国内一下子涌现出2000多家影视城和旅游主题公园,现在已经倒闭了约80%,给国内旅游业造成近6000亿元的经济损失。幸存下来的,约有70%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盈利者只有10%,约有2/3难以收回投资。据不完全统计,最盛时,类似西游记宫、大观园、三国城之类的人造景观在国内多达729处,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如建于16年前,位于南京江东门的“西游记城”,耗资2500万元,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在国内数十个同样的西游记城中号称规模最大。建成之初也曾热闹过一阵,可好景不常,渐渐“门庭冷落车马稀”,最终被迫关门大吉。

以复制缩微景观于一园为卖点的人造景观之类的主题公园,曾一时吸引众多国内游客的眼球,由此带动了国内主题公园建设的第一个高潮,但昙花一现,后来这类人造景观在各地的吸引力锐减,利润下降,许多景点陷入困境;另一方面,随着央视在无锡的外景基地的建设,从唐城、到三国城、水浒城,既有山水之胜,又有影视魅力,一时带动各地建设仿古文化城的高潮。然而,好景不常,一阵喧哗嬉闹之后,游客们对于这类人造景观的兴趣渐趋平淡,多数影视城坠入了生存困境。

纵观国内影视城之类的人造景观建设,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一窝蜂上马、一连串破产。由于缺乏科学的论证和全面考量,一个个体的景观的成功很快就会在全国范围内一哄而上,而由于缺乏内在的文化内涵,一旦旅客热情褪去,这些人造景观立马就会陷入“人去楼空”的困境。譬如,无锡“统一嘉园”建设初期模仿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以戏带建”的路数不成,又转向两岸民间交流,在园中引进妈祖文化,以期给在“长三角”投资的台胞提供一个祭祀妈祖的去处。然而,事与愿违,开园数年间,前来观园的台湾旅客仅为一万余人。究其原因,景观的本身特质与文化定位发生了冲突。谁都知道,妈祖文化发源于福建沿海,妈祖是海神,与江南的太湖文化八杆子打不着。这种舍湖取海的文化安排,牵强附会,自然遭到旅客们的用脚投票。

不言而喻,文化可以搭台、旅游可以唱戏。现代旅游业只有与文化相联,才能相得益彰,也极具活力。像美国迪斯尼也是人造主题公园,但却能风行全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立足于美国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国内的主题公园却对中华文化挖掘得不深,只是些皮毛,仅停留在外形渲染的层面上。现在,众多人造主题公园遭遇到生存困境,其实是对以往盲目投资的一种清理,这个清理过程是痛苦的,但却是必然的。在这个“阵痛”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影视城走上末路,也会有一些得以幸存下来。而这些幸存者只有立足本民族的文化根基,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以中华文化为基调,影视城才有可能进一步做大做强。

更新时间:2012-07-17